查看: 17|回复: 0

[文化杂谈]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薅草锣鼓:获评“民间艺术的奇葩”

[复制链接]

78

主题

0

听众

283

积分

论坛进士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3 天前 |显示全部楼层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薅草锣鼓:获评“民间艺术的奇葩”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薅草锣鼓:获评“民间艺术的奇葩”

   “哎!哎哟,我一上来呀就排起(吔),男排东来(嘛)女排西(哟)”,随着歌师傅甩开膀子用力一擂鼓,锣鼓声响彻行云,歌声此起彼和,山野顿时沸腾了。(众合:排起!排起!都排起!),“男排东路开歌场(哟),女排(哟)西路(舍)听歌声!”这是薅草锣鼓的开歌场,高亢的唱腔,铿锵的动作,加之锣鼓穿插、帮衬,人声与器乐交相辉映,声震山川,一场劳动的盛歌拉开帷幕。
    薅草锣鼓源于古代击鼓祭祀,始于周,兴盛于汉。《周礼鼓人》记曰:“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教为鼓而辨其声用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此文记载了薅草锣鼓的起源。
酉阳土家族人民世居于武陵山区,群山绵延,沟壑纵横,自然环境十分艰苦,野兽出没,窃食庄稼,伤害人畜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特定生存和劳作环境中,勤劳智慧的土家族人民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结伴劳作的生产习惯,配以锣鼓敲击,既可提高劳动效率,又能起到惊吓野兽的作用,实用性很强,经过土家儿女的长期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与生产劳动相伴而生,是劳动人民在集体薅草或挖土时为催场催工,以击鼓作气力、以鸣鼓节劳逸、以酣歌抒胸臆、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的而形成的一种极具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的优秀民间文化形态,在武陵山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每到薅草季节,各家换工互助,常聚数十人进行集体劳动,选出歌手二人,站在田边土角,一人敲锣,一人打鼓,边打边唱,用鼓点和歌声来统一劳动动作,场面十分热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网站地图|   

©2012-2013 YYTHY.com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酉阳在线,备案编号: 500242015-00051 。
酉阳在线网上报警
免责声明:本站酉阳在线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酉阳在线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13-5-8 20:29, Processed in 0.190531 second(s), 31 queries.
Powered by X2.5 Code ©2003-2012 2001-2012 Corporatio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