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大学生返乡织苗绣 幸福生活“绣”出来,陈国桃女士苗绣作品
陈国桃女士苗绣作品
苗绣作品《双凤和鸣》
陈国桃女士苗绣作品
陈国桃苗绣作品作品《凤朝牡丹》
陈国桃女士苗绣作品
苗绣作品《金鸡报晓春满枝头》
陈国桃女士苗绣作品
苗绣作品《风车旋得溜溜转。土苗农家幸福长》
陈国桃女士苗绣作品
游客了解苗绣传承情况。 2013年中国酉阳桃花源美食节暨武陵山区拉开帷幕,来自渝湘鄂黔四省市边区上千种美食及数百种旅游商品在现场展出,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酉州苗绣”以其独具的风格,成为展会一大亮点。身着苗族服装的酉阳子月苗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酉州苗绣创始人陈国桃成为游客瞩目的焦点人物之一。
据了解,陈国桃女士是大溪镇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贸易系,后嫁在湖南,曾经在一家矿业公司任高管,为了传承苗绣这一传统文化,她毅然辞去了年薪高达20万的工作在酉阳成立了酉阳子月苗族文化有限公司,带领着苗寨妇女一起创业致富,为下岗失业妇女、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担忧:苗绣濒临失传 抢救刻不容缓
据陈国桃介绍,从小到大生活在苗族聚居地,一直接触苗族文化,后来发现当地苗绣被汉化,在现代机器刺绣和外出打工浪潮的冲击下,从事传统手工苗绣的妇女们已逐渐稀少,精通苗绣的民间艺人逐渐老去,苗族刺绣在已濒临失传灭绝的边缘,传承和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陈国桃希望加快对苗绣的抢救力度,并把这一传统文化在酉阳传承下来。
酉阳自治县与湖南湘西自治州山同脉、水同源、人同根、民同俗,酉阳苗绣风光不再,而湖南湘西至今保存了手工苗族刺绣,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作为苗族女性文化的代表,以夸张的构图、独特的造型、古朴的风格、丰富的色彩、大胆的想象及多样的针法,展现了浓厚的民族风格,表达了苗族祖先对自然、宇宙、对生命起源的理解和认识、蕴含着苗族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是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达到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调查:从村串户寻传人 足迹遍及湘西各地
为了将湘西苗绣这朵奇绝的艺术奇葩传承下去,从2010年至今,陈国桃深入湘西苗族聚居乡村,走从村串户寻访了很多村民,对当地苗族人们的生活及苗族刺绣发展状况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
从酉阳往湖南吉首两个多小时车程的颠簸,2012年秋季的一个上午,陈国桃披着暖暖的冬阳,足迹镶嵌在田野中弯弯曲曲石板路上,望着秋收后层层迭迭的田畴,炊烟袅袅的苗居,眸子里不时闪现身着苗家盛装来来往往的苗家男女老少,他们精美的服饰上那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图案一度在她的瞳孔里定格。
龙再英就是陈国桃几年前在湘西一苗寨寻找到的。陈国桃说,来到龙再英家时,这位22岁开始从事苗族服饰刺绣的老人正飞针走线赶刺苗族的吉祥物--凤朝牡丹。望着龙再英所刺绣的一幅幅作品,陈国桃看中了这位“什么花样都会绣”的苗族巧手妇女,笑容犹如震颤的花枝,甜蜜缀满了心头。
震撼:苗绣历史悠久 艺术精美绝伦
陈国桃说,走在湘西苗家村寨 ,仿佛进入一座晶莹璀璨的艺术殿堂 :姑娘服装上绚丽多彩的花鸟 ,门帘上精美绝伦的图案 ,帐檐上朴实清新的纹样刺绣 ,还有床单、围裙、背裙、枕顶、头帕、方巾、童帽、围嘴……每一个小件,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充满着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在她看来,苗家生活就像一幅幅辉煌艳丽、异彩纷呈的刺绣精品缀连而成,在古朴而生动的时光中展现出民族固守的传统。
自古以来,苗族人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以世代口耳相传的苗歌、传说以及苗绣作为文化传承手段,用浅显生动的方式,记述着苗族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苗家姑娘从六七岁开始就喜欢学绣花,将这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苗族刺绣,随着年龄的增长,刺绣技艺也日臻娴熟。她们用小花架绷着事先绘制的剪花或描花的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在针法上见功夫,在艺术上力求精益求精,用密密匝匝的针脚吐露心中的一片纯情。
陈国桃了解到,姑娘们绣花的高潮,是出嫁前准备嫁衣的时候。苗族姑娘的嫁衣,多数从学绣花时绣起,直绣到出嫁。一件嫁衣寄托了姑娘们的爱的萌动与绵绵不绝的情思,传递出含蓄而又火热的痴情。
陈国桃还说,在这里,无论小孩头上的帽缨,还是脚上的鞋耳,以及穿着的所有的衣裤,苗绣镶嵌着银饰承载着苗家人对生命传承之重。
创业:放弃20万元高薪 传承手工苗绣技艺
陈国桃说,自己小时候就穿就一生苗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交融的融合,不少苗家人认为穿着苗族服装比较土气,加上老家年女子纷纷走出了大山,到外上学、打工,甚至远嫁他乡。不少中年以上妇女也因家庭压力融入了打工潮流。渐渐地现在很多年轻苗族女孩子已经不会绣花了。苗绣在少数老太太手里,日益显得老态龙钟。
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国际贸易的陈国桃看中了苗绣独特的艺术价值,主动放弃了原在某矿业公司20万元高薪的工作,不顾家人反对,朋友劝解,领导挽留,于2012年成立了酉阳子月苗族文化有限公司,并开办了“酉州苗绣”服装饰品店。聘请龙再英等为师傅,向酉阳当地妇女传授苗绣技艺。4年中穿行于土家苗寨,不断学习和探讨刺绣技艺。
陈国桃说,目前自己公司已经培训了数十名苗家巧手,她们重拾起生疏多年的阵线,用铮亮的绣花针和色彩斑斓的丝线,织就幸福美好的生活。
陈国桃希望,除了传承这一技艺之外,还必须创新,最好能把苗族刺绣和现代的一些生活用品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目前,她的许多苗绣作品已作为艺术品被收藏爱好者珍藏。在武陵山旅游商品展销会上,她公司所缝制的数十双鞋垫被前来酉阳参加美食节和展销会的客人一抢而空。为了满足一个收藏爱好者的心愿,她忍痛割爱将收藏十余年的苗绣孩帽卖给了顾客。
陈国桃认为,苗绣作为酉阳土家族苗族的传统工艺和精美绝伦的艺术,在濒临失传的情况之下一定要抓紧时间抢救,并不断传承和创新,这不仅是挽救民族瑰宝,更能让苗家妇女用小小绣花针和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女红”中织出苗家人的幸福生活。
|